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并评价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大鼠于术前、术后第3天(拔管前)、第7天(拔管前)、第8天(再通第1天)、第10天(再通第3天)、第14天(再通第7天)分别采血测定肝功能。再通1个月后行胆管造影观察胆管扩张情况。结果血清总胆红素(TBIL)在胆总管结扎后3 d后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达到高峰,为(189. 1±26. 9)μmol/L,解除梗阻以后逐渐下降,在再通术后第7天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再通7 d后TBIL仍高于实验组[(23.5±3.6)μmol/L比(4.3±1.5)μmol/L,P=0.001]。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梗阻后实验组大鼠胆管扩张,解除梗阻后造影显示远端胆管再通并恢复正常大小。结论新型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的建立为今后研究梗阻性黄疸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