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磬,作为齐鲁礼乐文明的标志性乐器,在山东各地曾有大量出土。它们具备优越的古代音乐演奏性能,欣赏价值极高,同时包含着厚重丰饶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彰显着无比珍贵的艺术魅力。梳理这些编磬出土实物的考古背景,可以基本了解它们在文化属性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初级到高级,从滥觞到成熟,再到定型,以致衰落的演变轨迹。以此为基础,参照相传为春秋齐国所编著的"官书"《周礼·考工记》中的相关记载,对出土编磬形制与《考工记》"磬氏"规格进行周密详细的数据对照研究,再结合科学仪器测音和现场耳测分析,不仅可以对这些珍贵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揭示,同时也对春秋战国时代山东地区音乐律学、乐学水平进行了局部归纳和展示。此外,通过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的详尽比照,也对"《考工记》是古代齐国所传"这一历史疑案提供了一个重要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