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05—2016年北京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增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5—2016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资料,比较12年间北京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变化,并分析服务利用、价格、患者流动对全市、各区(县)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作用。结果北京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总额不断增长,2016年医疗费用总额是2005年的3.50倍,但2012年后增长率逐年下降,2016年增长率仅为6.7%。2005—2014年,就诊人次增加是全市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14—2016年,次均费用增加是全市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到各区(县):次均费用增加是主城区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就诊人次增加是近郊区费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远郊区来说,次均费用增加是门诊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就诊人次增加开始成为住院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患者流动对医疗费用的作用小。结论北京市较高的门诊收入占比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定位不符。医疗机构间患者流动不足。服务利用是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其作用在逐渐削弱。不同区域医疗机构发展水平不同,其费用增长模式也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