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光谱CT中单能谱成像结合金属伪影去除技术(O-MAR)降低对比剂注射侧静脉对比剂硬化伪影效果, 寻找去除伪影的最佳单能谱范围, 以提高腋窝淋巴结的显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部增强CT扫描的35例乳腺癌患者影像资料。扫描数据重建为1组常规图像、17组单能谱图(能级范围为40~200 keV, 每间隔10 keV为1组)和17组单能谱+O-MAR图像共35组图像。在重建图像的同层选择对侧胸大肌区, 对比剂硬化高密度伪影区、低密度伪影区分别放置感兴趣区, 并测量每组对比剂注射侧腋窝淋巴结检出个数、伪影最大层的伪影区面积及同层低密度伪影区、高密度伪影区、注射对侧胸大肌的CT值、SD值。分别计算高、低密度伪影区相对于同层对侧胸大肌CT值的差值ΔCT1、ΔCT2及伪影指数AI1、AI2。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35组图像间ΔCT、AI、伪影区面积、淋巴结检出个数的差异, 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随着能级逐渐增高, 单能谱图与常规图像、单能谱+O-MAR图相比, 单能谱图ΔCT1绝对值、ΔCT2绝对值、AI1、AI2表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单能谱图的伪影面积减小及淋巴结检出个数增大(P<0.01)。相较于其他能级, 当单能谱为100 keV时ΔCT1值、140 keV时ΔCT2值、120 keV时AI1值、130 keV时AI2值更接近于零, 淋巴结检出个数在110~200 keV时检出率最高。而单能谱+O-MAR图像ΔCT1绝对值表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ΔCT2绝对值、AI1、AI2、伪影面积均显著减小;淋巴结检出个数显著增大(χ2分别为916.23、895.93、387.08、519.41、890.10、1 027.98, P<0.01)。相较于其他能级, 当单能谱+O-MAR图像在100 keV时的ΔCT1值更接近于零, 而ΔCT2值随着能级增加更接近于零, 淋巴结检出个数在110~200 keV时检出率最高。随着能级逐渐增高, 相同能级间单能谱+O-MAR图像的ΔCT1、AI1、AI2及伪影面积均显著小于单能谱图, 淋巴结检出个数显著高于单能谱图(P均<0.01)。主观评分中110~200 keV单能谱图和100~200 keV单能谱+O-MAR图均高于4分, 且单能谱+O-MAR图像的评分显著高于单能谱图像, 2名放射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良好。结论光谱CT单能谱结合O-MAR成像技术在100~120 keV能级时, 去除胸部增强CT对比剂硬化伪影及检出和显示的腋窝淋巴结效果最佳。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