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鼓是在一根柄上,穿着一个、两个或三个小鼓,鼓腹的两侧各有带纽,系有小球;将柄左右旋转摆动,两旁的小球便来回轮打鼓面。这样的鼓,在中国周代就有文献记载。《周礼》小师注云:"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周礼·大司乐》郑司农注云:"雷鼓、雷鼗,皆谓六面有革可击者也。灵鼓、灵鼗四面,路鼓、路鼗两面"。《周礼注》:"雷鼓八面鼓也;灵鼓六面鼓也,路鼓四面鼓也",与司次注不一致[1]。由此我们知道,在周代中国的鼗鼓有多达六面,甚至于八面。其中,雷鼗有六面鼓和八面鼓,灵鼓有六面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