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o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异,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61,P=0.039);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t=5.179,P=0.00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t=8.400,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t=5.179,P=0.00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t=8.400,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82,P=0.000);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患者的年龄(t=22.784,P=0.000)、发病到入院时间(t=4.728,P=0.000)、ACI体积(t=3.184,P=0.002)、NIHSS评分(t=6.472,P=0.000)、高血压(χ2=6.142,P=0.013)、糖尿病(χ2=34.481,P=0.000)、血脂异常情况(χ2=18 221,P=0.000)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但是针对较高的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及时对患者的病灶原因进行控制,对于提升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