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5年以上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进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7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收集,对患者随访5年以上,根据是否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狭窄组(33例)和非狭窄组(13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CS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 170例ACS患者中33例(19.41%)在PCI术后5年后发生再狭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2 mg/L、肌钙蛋白I(cTnI)>0.03 ng/mL、首次PCI年龄≤58岁、首次PCI时初始狭窄程度≥90%、支架长度、支架数目是ACS患者首次PCI术后5年以上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4.519(1.135~7.061)、2.373(1.217~3.815)、2.166(1.573~5.608)、1.924(1.464~4.831)、2.486(1.399~5.879)、1.671(1.037~4.155)、2.493(1.341~3.730),P<0.05],支架直径是PCI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OR(95%CI)=0.762(0.513~0.975),P<0.05)]。利用以上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最佳阈值为0.301,特异度为0.718,敏感度为0.849,模型区分度较高;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评价结果提示该模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均较好。结论 糖尿病史、hs-CRP>2.2 mg/L、cTnI>0.03 ng/mL、首次PCI年龄≤58岁、首次PCI时初始狭窄程度≥90%、支架长度>25 mm、支架数目>2个、支架直径≤3.5 mm均为ACS患者PCI术5年后发生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再狭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