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直径对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预测价值的研究

作者:汤日波; 董建增; 尚美生; 杜昕; 闫贤良; 龙德勇; 喻荣辉; 吴嘉慧; 白融; 刘念; 桑才华; 宁曼; 蒋晨曦; 姚艳; 李松南; 闻松男; 郭雪原; 马长生*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14): 1083-1087.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14.011

摘要

目的评价左心房直径对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左心房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在前瞻性建立的数据库中, 筛选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拟行房颤导管消融并完成经食管超声检查的房颤患者。排除标准:阵发性房颤、瓣膜病房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服用华法林抗凝、多次消融。共筛选1 524例, 入选367例, 其中男267例, 女100例, 年龄26~89岁, 平均年龄(56±11)岁。根据食管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房血栓组和无血栓组,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ROC)判断CHA2DS2Vasc评分和左心房直径对左心房血栓的预测价值。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左心房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左心房血栓32例 (8.7%), 左心房血栓组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大于无血栓组, 左心房血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无血栓组, 两组CHA2DS2Vas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房直径预测左心房血栓ROC曲线下面积为0.656(0.563~0.750), 其预测左心房血栓的最佳界值为42.5 mm。150例左心房直径≥42.5 mm患者血栓发生率14.0%, 显著高于左心房直径<42.5 mm患者血栓发生率(5.1%, χ2=8.888, P=0.003)。单因素分析左心房直径≥42.5 mm增加左心房血栓风险(比值比3.05, 95%可信区间1.42~6.53, P=0.004)。左心房直径≥42.5 mm预测左心房血栓敏感度为67.7%, 特异度为61.5%。Logistic多因素分析, 校正CHA2DS2Vasc评分、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房直径≥42.5 mm(比值比2.77, 95%可信区间1.17~6.57, P=0.021)是左心房血栓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房增大是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左心房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