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以来,雾霾日益被认定为"非传统安全",生态城市成为应对这一危机的新理论范式。生态城市雾霾治理政策框架包括生态产业转型、绿色生活、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立法与生态教育等六个维度。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是导致雾霾形成的外部性原因,生态城市以低碳、智能生态、可持续、生态主义等为基本特点,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经济"又建立在"绿色产业"之上。对于一些西方国家而言,生态城市促进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向"绿色资本主义"与"绿色经济"过渡,这有利于减少雾霾灾害的发生。"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是生态城市全面发展的关键政策,一个永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应尽量减少对周围非再生资源的依赖。虽然生态城市政策在雾霾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对于面临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压力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产业转型并非易事。同时,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因素也会在能源流和物质循环等方面限制城市模仿自然的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