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厥证,临床表现主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轻则短时间即可苏醒,醒后如常;重则昏迷时间较长,甚则猝死。其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久即可清醒的病证;二是指以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三是指六经不和的一类病证;四是特指癃闭、关格之重症[1]。而《伤寒论》中的厥证,即指手足逆冷。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将厥证主要分为气厥、痰厥、血厥、食厥、暑厥等,并将其统一论述为以昏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