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木版年画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于宋代,发展繁荣于明清,清中晚期达到鼎盛。木版年画题材多取自世俗生活,在“农桑为立国之本”的农业社会中,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上海小校场、广东佛山、河北武强、山东高密等年画产地的画师创作和生产了大量有关蚕神信仰、蚕桑生产、蚕猫逼鼠、桑林故事等题材的木版年画,既反映了不同地区的蚕桑生产状况和蚕农对蚕业丰收的美好祈盼,也体现了中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