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王真真; 刘红; 王川; 于功奇; 付希安; 暴芳芳; 孙勇虎; 糜自豪; 孙乐乐; 潘晴; 初同胜; 周桂芝; 熊立; 杨军; 杨荣德; 李进岚; 柯伟; 宁湧; 熊俊浩; 黎明; 熊明洲; 杨斌; 段启志; 王宏; 李伟; 旷燕飞; 李俊华; 王腊梅; 操秋阳; 肖鹏; 肖邦忠; 张连华; 蔺兆星; 王耀斐; 沈云良; 严丽英; 武文斌; 郑虎; 占先发; 李旺华; 尚修建; 张福仁; 陈树民; 张国成; 严良斌; 刘巧; 许玉军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 35(02): 65-69.

摘要

目的:建立麻风生物样本库,为解决"消除麻风危害"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生物资源。方法:山东省建立项目实施小组,协同相关省市麻风防治工作人员核实完善所在区域麻风患者临床信息,采集患者血液、组织等样本,然后采用相关技术处理各类生物标本,完成入库的同时将临床信息录入生物样本库管理系统。结果:自2005年建库以来,共收集到来自全国19个省份、19个民族的81,532份不同类型样本,其中组织标本35,268份,血液标本33,320份,微生物标本(鼻黏膜拭子)12,944份;以上述样本为基础开展了麻风的系列研究并取得原创性成果。结论:建成了国际上最大的麻风生物资源库,以资源库为基础开展国内外合作并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为完成我国"消除麻风危害中长期规划(2011-2020)",进而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