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模拟极端天气条件下关键的环境因子对城市景观水体湖滨带温室气体(GHGs)排放的影响,本研究以GHGs高排放样地-南京星甸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集湖滨带表层沉积物进行室内培养,探讨在不同水分和温度条件下沉积物GHGs累计排放量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差异。研究发现:①长期高温会抑制土壤呼吸,30℃淹水处理组在培养前期的GHGs排放速率是培养后期的1.6~4.1倍,这是由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环境内DOC含量和C/N下降,有限碳含量不足以维持现有微生物生存需求,大量微生物死亡,不利于GHGs的排放;②在适宜温度内,水分增加和温度升高都会促进城市景观水体湖滨带沉积物GHGs的排放,这是由于淹水和增温都有利于沉积物中的厌氧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加速了有机质(DOM)-类富里酸的分解,CO2和CH4作为微生物分解DOM的副产物也增加了排放总量,此外,增温有利于影响硝化-反硝化过程的生物酶的活性,N2O的排放总量也有所增加。结果表明:未来应该高度关注不同环境条件下外源溶解性碳输入对景观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准确评估城市景观水体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并制定减排政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