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内酯引发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尚秉琛; 何昊; 李丹丹; 杨书运; 蒋跃林*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5(04): 795-805.
DOI:10.13836/j.jjau.2023074

摘要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日益增长的盐渍化风险下,种植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油菜素内脂(brassinosteroid,BR)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可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裂,增强光合作用。因此,探究BR引发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最适BR浓度,为应对盐碱地对水稻生产安全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皖稻34为供试材料。利用100 mmol/L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设置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 mg/L的BR溶液对水稻种子进行引发,以未引发无盐胁迫处理作为对照1(CK),未引发有盐胁迫处理作为对照2(S-CK),测量水稻种子发芽指标以及根苗生长情况,并监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糖代谢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CK相比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2.93%、49.13%、39.69%、59.73%;水稻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降低29.62%、28.6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然而增加了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并提高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活性;与S-CK相比,利用BR引发显著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P<0.05),促进根系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绿素a(50.67%)、叶绿素b含量(59.12%),降低了水稻叶片中丙二醛含量(13.61%~22.80%),增加水稻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26.52%~37.51%)、脯氨酸含量(8.84%~21.40%),提高抗氧化酶以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结论】BR引发可有效维持水稻正常的光合作用以及相关蔗糖代谢,缓解渗透压并降低膜脂过氧化带来的损伤,提升水稻幼苗抗盐性,其中以1.0 mg/L浓度效果最佳。选取1.0 mg/L浓度BR进行种子引发可提高盐碱地水稻种植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和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