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降镉技术对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研究

作者:任科羽; 夏卫生*; 周浩; 杨云帆; 童星星; 王欣
来源:土壤通报, 2021, 52(05): 1210-1219.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22901

摘要

探讨水稻降镉技术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机理,是实现耕地污染治理与稻米安全的重要途经。以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区的湘潭市雨湖区为试验区,分别选取镉低积累水稻品种(V)、淹水管理(I)、施用石灰(P)及其组合技术(VP、IP、VIP)等6种降镉技术,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水稻降镉技术对土壤、秸秆和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6种降镉技术中,施用石灰措施对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和影响最为显著,包括增加和降低效果,且在各组合技术中起主导作用;2)从6种降镉技术的综合效果来看,土壤中钼(Mo)和铁(Fe)的有效性增强,锌(Zn)、铜(Cu)和锰(Mn)的有效态含量减少,而水稻体内Zn、Mn、Cu在稻米部位相对累积,Mo在秸秆中含量增加,水稻Fe的含量水平则总体上升。从作物正常生长所需与籽实营养价值的角度考虑,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宜采用VIP、VP、V、I降镉技术,最大程度降低对水稻吸收积累微量元素的影响,保证稻米安全高质产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