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分析22份南美藜麦种质在滇中红土地的产量适应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适应滇中红土地的优良种质。结果表明:该批藜麦种质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种质类型丰富,产量稳定性较好(CV2)较高,产量的稳定性较好(CV2),种子全氮含量(19.5、21.5、17.9、17.9 g/kg)相对较高、种子直径(1.96、1.92、2.07、2.01 mm)高于平均值(1.89 mm),主根长(26.0、28.1、27.2、28.0cm)高于平均值(25.5 cm);种质Br3和Br5的千粒重较优(3.982、4.141 g),种质Fl4果实质量比及收获指数较大(0.66和0.50)。相关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均成显著正相关(r=0.208~0.943,P<0.01)。通径分析表明:地径、收获指数和株高是直接影响藜麦种子产量的重要性状;株高、主根长、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4个性状通过地茎粗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后续的生产试验中,除了关注产量构成因素,还应将生物量、地径、株高和收获指数等性状作为高产种质选育的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