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岩心、测井等基层资料及生产历史数据,对子长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油水层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认为该区长6油藏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三角洲平原过度,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8.74%,渗透率1.33mD。在沉积相、储层物性,盖层遮挡条件是油藏控制的主要因素。但最关键因素是由于远离烃源岩中心,油源供给不足,导致该区含油饱和度低,开发数据显示初期含水在80%以上。显示出在重力作用下,油水分异明显,测井曲线反映出砂层上部电阻率较高,含油性相对较好,下部电阻偏低,为高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