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椒目瓜蒌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1月-2022年11月展开此次研究,选取此期间在泰安市中医二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n=46,采用常规西医联合椒目瓜蒌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气短、痰多、胸肋胀满、疲倦乏力)、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微循环指标(ST段下降频次、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及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治疗前,两组气短、痰多、胸肋胀满、疲倦乏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短、痰多、胸肋胀满、疲倦乏力均下降,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降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8、IL-17、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IL-17、hs-CR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T段下降频次、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T段下降频次、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PO、SOD、MDA、GSH-P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SH-Px、SOD水平均升高,LPO、MDA水平均降低,研究组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PO、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椒目瓜蒌汤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心肌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