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同期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治疗24 h、48 h、72 h及1周时的PCT、CPR及DD水平变化;记录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PCT、CPR及DD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PCT、CRP、DD水平的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不同时点间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各时点PCT、CR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生存组患者在入院时的PCT、CR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4±0.38)μg/L比(1.98±0.43)μg/L,(107.36±10.54) mg/L比(147.28±13.36) mg/L,(3.02±1.09) mg/L比(4.57±1.17) mg/L](P <0.05)。ROC曲线对PCT、CRP、DD的预测效果分析显示,PCT曲线下面积为0.788,最佳临界值为1.78μg/L; CRP曲线下面积为0.988,最佳临界值为129.84 mg/L; DD曲线下面积为0.922,最佳临界值为3.69 mg/L。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的PCT、CPR及DD水平高于非重症肺炎患者,且能影响患者预后,对临床评估肺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