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平卧膀胱截石位(以下简称传统体位)与改良膀胱截石位(以下简称改良体位)对超声评估前盆腔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阶段交叉设计法,将100例行盆底超声检查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先传统体位后改良体位行规范盆底超声检查,B组采用先改良体位后传统体位行规范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种体位检查的成功率和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动作时各前盆腔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 改良体位获得最大Valsalva动作的成功率大于传统体位(96%vs. 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种体位在静息状态时获得的膀胱颈到参考线的距离、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改良体位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获得的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大于传统体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上述参数不受试验顺序影响;改良体位在最大Valsalva动作的尿道漏斗形成率大于传统体位(22.9%vs. 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改良体位与传统体位获得的前盆腔相关超声参数有一定差异,在临床中应注意合理应用检查体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