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重点围绕杨绍萱的戏曲创作,对“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进行集中批评。集中批评由来有自,从前奏到后续,批评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集中批评前的预警和陆续的一般批评;二是艾青的批评和杨绍萱的反批评,杨绍萱上纲上线的反批评及他拒绝批评的态度成为引爆集中批评的导火线;三是戏曲界、理论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杨绍萱及“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集中、猛烈批评;四是集中批评后批评的延续及对批评的肯定。集中批评对纠正戏改“反历史主义”倾向、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有显著成效,但一窝蜂式的集中批评,及政治批判方式和组织、行政处理手段的介入,其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
-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