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交往实践观突出主体间在实践过程中平等交往,主体之间具有和谐性。高职学院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模式更多局限于主体-客体模式。学生在学校、教师、辅导员视为权威,学生自身视为附属,在课程教学及学生工作布置过程中,都难以发挥双方主体间性。为了建立主体间性交往模式,本文从当前学校与学生之间交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立主体间性的影响因素等两方面分析,建立良性循环的主体间性交往模式。

  • 单位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