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搬迁户在行动结果上显现为搬至安置点或留在原地的不二选择,事实上搬迁意愿却存在强与弱的弹性区间,并且表现出搬迁意愿与搬迁行为之间不匹配的"逻辑冲突"现象。通过对相关责任人的深入访谈和调查,着重分析了搬迁意愿强烈但迟迟不肯搬迁和搬迁意愿虽弱却选择积极搬迁的看似矛盾的现象,揭示了产生这种不匹配现象的深层动因:农户主要是基于现实利益、决策成本和共同体割裂后的忧虑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后的决策。从社会互构理论视角阐释了"正式制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形塑和不断再生产的过程,认为这种看似矛盾的不匹配现象实为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最后指出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治理中,治理主体应该从引导搬迁户参与安置房建设、推进搬迁户宅基地复垦复耕工作、将易地扶贫搬迁应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增强治理主体的耐心和韧性以及重视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目标和社会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