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基础研究探讨不同大小的引流管对不同性质液体的引流效果,确定能满足临床上胸腔引流需要的引流管大小。方法体外实验把1000 mL 30%血球压积的全血、2.5%白蛋白溶液、0.9%生理盐水分成A、B、C三组,分别用管径为6F(French,F)、8F、10F、12F、14F、16F、18F、20F、22F、24F、26F、28F、30F、32F、34F、36F引流管进行重复引流,计算引流量。相同性质液体采用不同大小引流管的引流量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性质液体采用不同大小引流管的引流量之间的多重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并遵照泊肃叶公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三组液体的引流量与引流管大小成正相关,双因素方差分析中6F与8F引流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其他大小引流管多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引流量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与引流量为3.33 mL/min的对照值比较,6F和8F引流管引流量大于3.33 mL/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F及以上的引流管的引流量明显大于对照值(P<0.05)。拟合曲线方程分别为:A组Q=0.002 9X4,R2=0.991;B组Q=0.003 2X4,R2=0.981;C组引流量Q=0.003 4X4,R2=0.975。当Q=3.33时,A组引流量拟合曲线方程中X≈5.82F。结论本基础实验研究提示小管径引流管(6F14F)理论上可以满足临床上对血胸、渗出液及漏出液的引流。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