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血液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根据输注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血小板损伤情况,并分析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61例血液疾病患者中,无效组16例,占26.23%,其中绝对血小板增加值(API)为(6.37±1.20)×109/L,血小板回收率(PPR)为(11.52±1.30)%,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为(2.98±0.73);有效组45例,占73.77%,其中API为(18.89±2.04)×109/L,PPR为(46.78±3.97)%,CCI为(17.20±2.38);无效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输注效果呈负相关(r <0,P <0.05)。结论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及时监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评估血小板损伤程度,指导血小板输注治疗,以期提升治疗效果。

  • 单位
    兴宁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