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原地区造林树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作者:郑永林; 王海燕*; 解雅麟; 李翔; 秦倩倩; 杨丹丹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 16(06): 89-98.
DOI:10.16843/j.sswc.2018.06.012

摘要

土壤肥力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反之林木的生长也会使土壤肥力发生变化。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造林地区5种人工纯林(国槐、毛白杨、银杏、油松和榆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林下0~20和20~40 cm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pH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 439~2. 609,不同造林树种对其无显著影响。2)在0~20 cm,树种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影响显著(P <0. 05);在20~40 cm,树种对土壤全氮、全钾和pH影响显著。随着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总体来说,土壤全氮和全磷处于缺乏状态,有效磷较高,pH值偏高。3)在0~20 cm,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在20~40 cm,土壤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4)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全氮和全钾对土壤肥力影响最大。综合得分为油松>国槐>银杏>毛白杨>榆树。认为,在北京大兴区进行平原造林应该根据造林目的进行树种选择,短期内提升土壤理化性质应该考虑种植国槐和油松等,同时应该进行传统肥料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以更好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造林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