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河南省1999—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软件探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明显驱动作用,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虽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始终存在正向冲击,但方差贡献率在逐期下降,原因可能在于相应的制度机制不完善,使得投入资金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基于此,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新态势,本文从财政支农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