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