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卡波西肉瘤1例

作者:张莉; 刘辉; 刘利君; 李鑫; 王旦利; 申小雅; 黄斌; 焦素敏*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56(08).

摘要

患者男, 65岁, 维吾尔族, 因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11个月, 皮疹1月余于2020年5月入院。患者2019年6月因胸闷气短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入院行颈内静脉半永久透析导管置入, 并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出院后回当地医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 每周3次, 平日一般状况尚可。1个月前双下肢出现散在紫红色结节状斑丘疹, 无痒痛等自觉症状, 后逐渐累及耳廓及口腔。既往糖尿病史30年, 高血压病史8年,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6年余。否认婚外性接触史及吸毒史, 无类似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6.9 ℃, 心率91次, 脉搏20次, 血压13.8/7.2 kPa。皮肤科检查:口腔上颚可见紫红色结节, 边界清晰(图1A);两侧耳廓及双下肢散在分布紫红色结节及斑块, 大小不等, 部分融合成片, 突出皮肤, 无触痛, 压之不褪色(图1B、1C)。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大者约鸡蛋大小, 质硬, 界清, 不可移动, 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26 × 109/L, 淋巴细胞比例0.14(参考值:0.20 ~ 0.40, 下同), 血红蛋白94 g/L(110 ~ 150 g/L), 血小板217 × 109/L[(100 ~ 300)× 109/L], 尿素氮25.45 mmol/L(1.7 ~ 8.3 mmol/L), 肌酐732.57 μmol/L(50 ~ 130 μmol/L), 血钙1.81 mmol/L(2.10 ~ 2.60 mmol/L), 血磷1.26 mmol/L(1.00 ~ 1.60 mmol/L), 白蛋白31.04 g/L(35 ~ 55 g/L)。红细胞沉降率52.00 mm/1 h(0 ~ 20 mm/1 h), C反应蛋白30.55 mg/L(0 ~ 10 mg/L), 糖化血红蛋白比例8.6%(3.6% ~ 6.0%), 甲状旁腺激素376.70 ng/L(15 ~ 65 ng/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均为阴性。腹部超声示双侧腹股沟区多发低回声结节, 考虑增大淋巴结回声;双肾、双侧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下肢血管B超示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毛糙;双下肢皮下组织水肿;双下肢静脉血流通畅;双侧腹股沟区及右侧腘窝低回声结节, 考虑肿大淋巴结。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①支气管炎;②双肺多发小结节灶, 结节灶沿肺纹理分布, 叶间胸膜增厚(图2);③双侧腋窝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下肢皮损活检:表皮大致正常, 基底层色素增加, 真皮层大量血管增生伴内皮增厚, 将真皮上部网状层的胶原纤维分开, 增生的血管周围梭形细胞浸润, 其间可见血管样裂隙, 部分裂隙内可见红细胞, 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 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3A)。免疫组化: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 virus 8, HHV-8)阳性(图3B);CD31(图3C)、CD34(图3D)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