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隐源性肝硬化的临床病例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0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患者的42例,根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22例)、可疑代谢综合征组(9例)、无代谢综合征组(13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临床检测指标。结果 42例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的患者,22例应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7例考虑为可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42例隐源性肝硬化患者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代谢综合征组及可疑代谢综合征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总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 C级对照组25例(32.05%),显著高于代谢综合征组的2例(9.09%)和可疑代谢综合征组的1例(14.29%),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 A级和B级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肝脏形态显著异常56例(71.79%),显著高于代谢综合征组的7例(31.82%)和可疑代谢综合征组的3例(4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脾脏大小变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诊断肝硬化原因未明时,应重视排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代谢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