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云南边境污染传输影响

作者:饶晓琴; 张碧辉*; 江琪; 王继康; 迟茜元; 尤媛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2023, 43(09): 4459-4468.
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30425.003

摘要

基于气象地面观测、探空、NCEP再分析资料、大气成分、卫星火点监测等多源数据,对2019年初春中国云南南部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WRF-CAMx数值模式和HYSPLIT后向轨迹对污染来源和传输路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云南边境城市西双版纳在2019年3月24~29日(P1)和3月31日至4月3日(P2)发生2次持续污染过程,PM2.5峰值浓度分别为168和178μg/m3.3月24日~4月3日PM2.5平均浓度达105.4μg/m3,较2015~2018年同期上升116%,而大气扩散和湿清除条件与2015~2018年同期相当或略偏好,说明本地气象条件不是本次空气质量异常偏差的直接原因.污染期间PM2.5和C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0.72),具有典型的生物质燃烧特征.聚类分析和源解析模拟表明,来自泰国和缅甸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浓度污染气团向我国边境输送,是造成云南南部污染激增的重要原因.污染传输路径主要为偏西、西南和偏南方向.P1中缅甸贡献约48%,泰国贡献约39%;P2中泰国贡献占比约50%,缅甸贡献约30%.污染传输高度在1500m以下,导致污染物在云南南部低海拔的山前地区积聚,对云南中北部高海拔地区影响较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