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9年孕产妇死亡的控制效果及特征,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0~2009年的148例死亡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特征的变化。结果 2000~2009年宝安区共有148例孕产妇死亡,其中流动人口133例(占89.86%)。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33.26/10万下降到2009年的29.16/10万,10年平均死亡率为42.22/10万(其中,流动人口49.57/10万);10年间全人口及流动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2,P<0.01;χ2=69.20,P<0.01)。与前5年相比,后5年孕产妇死因中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7.23%vs 12.31%)、妊娠合并外科性疾病(1.20%vs 7.69%)、肿瘤性疾病(0.00%vs4.61%)、产褥感染(1.20%vs 4.61%)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产科出血(33.74%vs 27.69%)、羊水栓塞(26.51%vs 23.08%)、妊娠合并内科疾病(20.48%vs 9.23%)有所下降。结论宝安区孕产妇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与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有着密切关系。继续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加强流动人群孕产妇的管理,仍是宝安区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