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国内社区家庭暴力高发家系严重躯体施暴者的精神创伤形式及影响,为家庭暴力干预及施暴者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派出所、妇联、社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存在严重家庭暴力的备案登记资料,上门走访或电话预约进行面谈及问卷评估,筛选入组暴力家系施暴者(AP)136例,无暴力家系施暴者(ANP)93例,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P)105例,无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NP)198例,评估并比较不同家系来源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创伤经历及创伤症状。结果(1)AP组经历的创伤事件数量在6件以上总比例占了66.1%。AP组的创伤事件中位数达到7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P组的回避[(1.37±0.79)分]、闯入症状分[(1.40±0.80)分]及创伤症状总分[(4.08±2.30)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AP组的高警觉性症状分[(1.31±0.88)分]高于NAP组[(0.95±0.75)分]及NANP组[(0.94±0.83)分],ANP组闯入[(1.22±0.80)分]、高警觉性症状分[(1.14±0.85)分]高于NANP组(P<0.05)。(3)目睹家庭暴力、儿童期受虐分、经历创伤事件数量分别与三大创伤主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创伤性事件经历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呈显著相关。某些创伤事件经历,可能成为家庭暴力施暴行为出现的保护因素。在暴力高发家系中成长的施暴者创伤症状最严重,而闯入、高警觉症状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显著正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