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甘肃省某县某村设置的安置点,处在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建筑物围墙及房屋基础为埋深小于1.2 m且上部结构为单层砖木结构,地下水位为自然地面下0.6~1.2 m;由于荷载小、地表浅水渗流受毛细水压力作用,地基土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冬季冻胀造成房屋损伤。文章通过现场调查、试验、综合研究分析,应用渗井、盲管、暗渠综合治理技术,盲沟导渗(流量为0.006 m/(s·m);盲沟埋深为2.0 m),盲管导流方式,实现场地降水预期值,达到场地岩土含水率控制值。施工后第1个冬季温度最低处,地下水位下降显著,下降到-1.200 m以下,冻胀现象基本消失;第2个冬季温度最低处地下水位下降至-1.400 m以下,冻胀现象完全消失,该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岩土的含水率逐年降低,冻胀引起的地面设施的破坏现象基本消失。目前已经历了4个冻胀期,其冻胀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研究成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类似工程冻胀灾害治理提供借鉴。
-
单位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