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粪便微生物菌群特征分析

作者:曹志鹏; 索朗斯珠; 商振达; 刘锁珠; 谭占坤; 商鹏; 孔庆辉*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20): 43-157.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9.10.0320

摘要

为了研究生长发育对藏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藏仔猪[新生藏仔猪(出生第7天)和断奶藏仔猪(出生第42天)]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生藏仔猪共鉴定出7个菌门、15个菌纲、21个菌目、40个菌科和51个菌属;断奶藏仔猪共鉴定出12个菌门、17个菌纲、23个菌目、43个菌科和55个菌属。在门分类水平下,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藏仔猪的优势杆菌门,随着藏仔猪的生长,其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 <0.05);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 <0.05)。在纲分类水平下,梭菌纲、芽孢杆菌纲、产芽孢菌纲、拟杆菌纲、梭杆菌纲、γ-变形菌纲、红蝽菌纲是藏仔猪的优势菌纲,随着藏仔猪的生长,芽孢杆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产芽孢菌纲和梭杆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在科分类水平下,瘤胃菌科、梭菌科、毛螺旋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乳酸杆菌科、链球菌科、韦荣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氏菌科、梭杆菌科、肠杆菌科和红蝽菌科是藏仔猪的优势菌科,随着藏仔猪的生长,瘤胃菌科、拟杆菌科、毛螺旋菌科、普雷沃氏菌科、肠杆菌科和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杆菌科和红蝽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 <0.05);韦荣球菌科、梭菌科、梭杆菌科、消化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在属分类水平下,乳酸菌属、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普雷沃氏菌属、颤螺菌属、瘤胃菌属、多尔氏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链球菌属是藏仔猪的优势菌属,随着藏仔猪的生长,乳酸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梭杆菌属、梭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拟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多尔氏菌属和瘤胃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颤螺菌属的相对丰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藏仔猪的生长,其肠道中可以降解纤维(厚壁菌门)和碳水化合物(拟杆菌门)等物质的菌群和具有抑制致病菌(乳杆菌科)作用的菌群的相对丰度升高,而条件性致病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说明藏仔猪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差异,随着藏仔猪的生长,其对营养物质的降解能力和肠道免疫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