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油菜秸秆还田后化肥减施的响应机制,采用大田定位方法,油菜秸秆翻耕还田后,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T1),研究当地常规施肥(T4,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40、120、160 kg/hm2)、不同类型肥料减量25%(T3)和62.5%(T2)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浙西地区稻油轮作生产条件下油菜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季化肥减量62.5%处理(T2)相对T4处理水稻籽粒产量降低14.05%,化肥减量25%处理(T3)相对T4处理不会对水稻籽粒产量造成显著影响。随着施肥量增加,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均呈递减趋势,且差异显著。化肥减量25%处理(T3)相对T4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略有降低,水稻秸秆氮含量则显著下降,但未显著影响水稻籽粒氮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化肥减施处理(T2、T3)或者不施肥处理(T1)相对T4处理均未使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下降,未对当季水稻秸秆和籽粒磷含量造成显著影响,表明磷肥有较大减施空间;T3处理相对T4处理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但未对水稻秸秆和籽粒钾含量有显著影响。以上分析表明,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当季减肥25%,即施用纯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为180、90、120 kg/hm2不会造成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降低,但建议下季水稻氮钾肥可适当增加,而磷肥有减量25%以上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