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作为多元兼容的“公共空间”、众声喧哗的“公共场域”,曾吸引部分大陆文人南下。不管是主动南下还是被动离散,他们都携带着满满的中原文化行李。两岸阻隔后,这些作家承受着心灵的地震和情感的落差。尤其是生活在殖民地的环境,面对身份认同的焦虑,失语感和边缘感会潜滋暗长。这时,象征文化中心的中原会在记忆中放大、变形、重组。渗透在字里行间、荧屏之中或是舞台之上的家国想象满蘸着复杂情愫,负载着时代意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