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针对肺内直径≤2 cm需手术干预的肺结节,分析"以病灶为中心,肺亚段为解剖单元"的手术策略的治疗结果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4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170例,平均年龄(53.30±11.82)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四组,单肺段切除组、肺段联合邻近亚段切除组、单亚段切除组和联合亚段切除组,比较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四组在性别(P=0.163)、年龄(P=0.691)、结节直径(P=0.743)、结节纵向位置(深度比,P=0.831)、术后有无漏气(P=0.752)、术中出血量(P=0.135)、病理类型(P=0.951)、TNM分期(P=0.99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结节横向位置(P<0.001)、涉及亚段数目(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段联合邻近亚段切除与联合亚段切除相比,采取肺段联合邻近亚段手术方式的肺结节为段间结节的比值比(OR)为5.759[95%CI(1.162,28.539),P=0.032]。结论针对直径≤2cm的需手术处理肺结节,规划以"病灶为中心,肺亚段为解剖单元"的手术策略安全可行。对于中带和外带的直径≤2 cm肺结节,结节的横向位置是影响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节深度不是影响因素;对于内带肺结节,直径是影响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因之一。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