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欺凌行为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正常社会化进程。[2]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校园欺凌行为日益走向低龄化,欺凌手段也更具有隐蔽性。[3]对于校园欺凌存在的原因,学界及社会各界基本达成一致,即社会、学校、家庭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学校、家庭在各自应行使的职责中存在的缺位和错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4]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亦认识到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中的重
-
单位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