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以气虚毒瘀立论辨证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以气虚血瘀辨证,常规给予补阳还五汤、阿司匹林、康复,并予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和治疗基础疾病。治疗组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加毒邪积留的辨证思路,给予补阳还五汤加栀子10g,黄芩10g。疗程30天。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于入院时、治疗后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数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P<0.01、P<0.05),且两组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例、14例和8例,经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95%可信区间为0.6558~0.5020。结论:从气虚毒瘀立论,以补阳还五汤加栀子、黄芩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可提高疗效,对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