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上古文化是乐文化。乐是最本源的文化现象,礼由乐出,礼乐同构。乐具有凝聚人心、收摄族群、沟通天人的神性意义,发挥着教育、政治、宗教等一体化功能。原始乐文化是奏歌舞(诗歌舞)合一的文化形态。至迟自帝舜时代起,乐文化即开始向南播迁,与百越文化发生融合;秦朝统一六国后融合遂成为常态。侗族先民来自百越地区,深受原始乐文化与百越文化的双重型塑。侗族与侗族大歌的形成,既得益于这一型塑过程,又得益于新的文化生境。侗族大歌与原始乐文化具有类型学上的家族相似性,它一方面接续了奏歌舞合一的乐文化原型,又在新的文化生境(峒、洞)中获取灵感,而创发出独具特色的复调性、多声部的奏歌舞形态。侗族大歌的出现,既有族群的时间性传承因素,又有地域的空间性建制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