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水平。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 在阿坝州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5个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市(县), 分别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乡, 每个乡选择1个历史重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每个村采集30名常住6 ~ 12周岁儿童发样, 检测发硒含量;每个村采集10户家庭主食粮样, 检测粮食硒含量及T-2毒素含量;每个村采集10份土壤样, 检测土壤硒含量。结果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儿童发硒(n = 180、120)中位数分别为0.260 0、0.330 0 mg/kg, 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 = - 6.319, P < 0.01);其中马尔康市和红原县病区村儿童发硒均低于非病区村(Z = - 3.327、- 4.939, P均< 0.01), 壤塘县和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硒(n = 110、70)中位数分别为0.005 8、0.018 0 mg/kg, 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Z = - 2.263, P < 0.05);其中若尔盖县病区村粮食硒低于非病区村(Z = - 2.306, P < 0.05), 马尔康市、壤塘县、红原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粮食(n = 103、65)T-2毒素含量均低于检出限(1 μg/kg)。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土壤(n = 60、40)硒含量分别为(0.045 3 ± 0.021 5)、(0.065 8 ± 0.045 4)mg/kg, 病区村低于非病区村(t = 2.672, P < 0.05);其中红原县病区村土壤硒低于非病区村(t = 14.838, P < 0.01), 马尔康市、壤塘县、若尔盖县病区村与非病区村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儿童发硒整体处于中等水平(0.25 ~ < 0.50 mg/kg), 粮食、土壤硒整体处于缺乏水平(< 0.025、< 0.125 mg/kg), 且病区村均低于非病区村;粮食中未检出T-2毒素。
-
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