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外的中国文学史书写行之有年,数量可观,并一度影响国内相关著述的编修,推动文学学科的建立,启发“重写文学史”等观念的提出。这些文学史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通史、断代史(如“哈佛版”、“杜博妮版”),也包括各类具有文学史特征的指南、手册(如“指南版”、“牛津版”),分体史(如“夏志清版”、“耿德华版”),以及大型中国文学通史中的现代部分(如“剑桥版”、“哥伦比亚版”)和系列研究。这些著述虽受到广泛讨论,却多以个案方式展开,很少被放到一起做集中论述,这使我们对其内部的学术关联、历史承续和共通的意识形态问题缺乏系统了解。事实上,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形式,文学史既是历史常识的汇聚,也是过去研究的集中体现: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也彼此勾连;它们不仅处于独立的中国文学史的编撰脉络里,也处在中外文学交流和世界文学经典生产的谱系之中。为此,有必要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考察,以发掘其连续性和关联性,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外世界对待中国文学的基本态度和判断,而且有利于我们把握国外学术动态及沿革,思考文学史学、文学经典化和世界化等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