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媒介是生产符号和建构意义的工具,传播的过程既是建构意义的过程,又是话语博弈的过程。因此,媒介报道对于"校园贷"性别图景的呈现渗透着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在社会性别视域下,对男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报道案例分别进行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后发现,大多数媒体针对不同性别的报道存在偏向性,将女大学生置于被观看、被贬损的地位,没有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也没有搭建起与受众公共协商的平台。因此,媒体在未来发展中应改变针对女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努力构建性别平等的性别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