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已有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种植水稻可以有效改良东北苏打盐碱土。但种植水稻是如何影响土壤结构和入渗性能来改良盐碱地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采用压汞法研究不同种稻年限土壤的微观孔隙变化,并通过土柱实验研究土壤入渗性能的差异,明确了种植水稻对盐碱土结构和入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孔径随种植年限增加,种植7 a的土壤平均孔径较1 a的土壤增加了0.808μm;土壤比表面积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降低,种植7 a的土壤比表面积较1 a的土壤降低了0.087 m2·g-1;土壤孔隙率随种植年限增加,种植7 a的土壤孔隙率较1 a的土壤增加了8.35%。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小孔隙数量减少,大中孔隙数量不断增加,种植7 a的土壤孔隙在30~75μm和75~200μm这两个范围内的占比最大,分别为28.25%和12.45%。土壤入渗性能也显著提高,种植7a的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荒地提高了107倍。盐碱地通过种植水稻,有利于土壤孔隙的形成和小孔隙数量减少,大中孔隙数量增加。土壤孔径和孔隙率的增加,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入渗性能。盐碱土壤盐分向下淋洗的速率增加,提高了土壤耕作层的脱盐效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