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SCCH)较为罕见,约占髓内肿瘤的5%,其早期症状隐匿,但瘤体常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甚至截瘫,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手术时机并增加手术风险,故需早期识别。目的 探讨SCCH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SCCH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及随访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评估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欧洲脊髓病评分(EMS)评估预后情况。结果 17例SCCH患者中,男7例,女10例;年龄26~67岁。首发症状表现为颈肩、腰背或肢体不适感;疾病分类:急性起病型2例(11.8%),缓解复发型10例(58.8%),进行性加重型5例(29.4%)。脊髓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扫描可见脊髓相应节段占位性病变。入院时17例患者VAS评分为0~6分,平均(3.2±1.2)分;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EMS为7~16分,平均(11.8±2.3)分。出院时患者VAS评分为0~4分,平均(1.8±1.1)分,低于入院时(t=3.55,P=0.001)。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1例。EMS为7~17分,平均(12.8±2.7)分;所有患者术后EMS高于术前EMS。随访6个月时患者VAS评分为0~4分,平均(1.2±1.1)分,低于入院时(t=5.07,P<0.001)。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0例。EMS为9~17分,平均(14.5±2.3)分;所有患者随访EMS高于术前EMS。每6~12个月定期复查脊髓MRI,未见复发或再次出血。结论 SCCH作为一类罕见的脊髓内病变,其症状多变,手术风险较高。对于有临床症状进展的SCCH患者,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是最佳治疗选择,但术前应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可获得较满意的预后。而对于症状轻微或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如手术风险总体可控,可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 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