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屠宰废弃物各处理工艺对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屠宰废弃物中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在各屠宰废弃物处理环节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可以有效地处理猪粪中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残留;厌氧沼气池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屠宰废水中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绝对含量,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呈上升趋势;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对屠宰废水中锌含量降低作用明显,对于低含量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绝对含量和平均相对丰度;氧化塘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屠宰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绝对含量,其中对于tetB、tetC、ermC、ermB和ermF基因去除效果较好,但sul1、sul2基因平均相对丰度上升趋势明显;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绝对含量。说明不同的处理工艺流程对于抗生素、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处理效果不同,堆肥、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对于抗生素、重金属及其抗性基因去除效果较好,潜流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对于抗生素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存在累积风险的可能。
-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