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来亚华文现代诗在1940年代的发展,曾出现过一位独特的诗人,他在那个时代孤身只影闯荡中国诗坛,在当时的现代派大本营西南联大念书,接受西方现代派与中国现代主义诗人浓厚的影响,并致力于促进中文新诗的现代化,他——就是杜运燮。他的经历是丰富的,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到印度的蓝伽从军,到新加坡执教,并在新加坡与友人创立第一份可视为现代主义期刊的《学生周报》(香港友联后来在1950年代创立同名的刊物)。他的诗学与诗艺探索更是多元化,学习奥登的诙谐、机智,借鉴里尔克的沉静与深邃,善用庞德、艾略特所推崇的客观对应物经营象征,活现中国新诗现代化倡导的"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建构了他个人的独特诗风:机智、活泼而又精炼的语言,沉静而又深邃的格调,关注现实与个人抒情的结合,同时又具有超拔的玄学哲理蕴涵,成为那时代诗潮引领者之一。马华文学史的论述,马华现代诗史的谈论,如果没有提及这位早发的现代派叶子的诗学历程,不能算是完整的文学史\现代主义诗史,他的意义不能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