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气管插管拔管后不同呼吸支持方式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AECOPD接受有创通气治疗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拔管指征标准下拔管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无创机械通气(NIV)组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组,每组各24例。比较两组间拔管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舒适度、再插管率、气管镜吸痰治疗的情况。结果 拔管后6、12、24 h时HFNC组与NIV组间pH、PO2、PCO2和PaO2/Fi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6、12、24 h时HFNC组与NIV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舒适度评分高于NIV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N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再插管率、所需气管镜吸痰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接受有创通气的严重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中,拔管后使用HFNC并不会导致治疗失败率增加,相比NIV能更好地改善呼吸频率、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序贯治疗的呼吸支持手段。

  • 单位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