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是一套在塔里木盆地广泛分布的海相烃源岩,其沉积模式目前尚未明确。高分辨率地质年代学的约束有助于精确刻画萨尔干组沉积过程。【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市柯坪地区苏巴什沟剖面长度为9.0 m的萨尔干组进行质量磁化率测试,并利用获得的701个数据进行详细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结果】通过频谱分析识别出0.741~1.283 m、0.204~0.267 m、0.057~0.071 m和0.035~0.039 m的显著谱峰,其比例约为21.14: 7.71: 5.71: 1.86: 1.11: 1,与中—晚奥陶世天文轨道旋回周期的比值相近。利用405 ka长偏心率旋回的周期进行天文校准,得到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旋回的周期分别为100 ka、30.6~31.2 ka和20.0~21.8 ka。利用识别出的长偏心率旋回建立了研究剖面持续时间为~3.9 Ma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以Nemagraptus gracilis笔石带底界作为等时界面,实现了苏巴什沟剖面和大湾沟剖面(上奥陶统底界全球辅助层型剖面)在405 ka时间尺度上的旋回地层对比,计算出苏巴什沟剖面萨尔干组开始沉积的时间比大湾沟剖面晚约1.03 Ma。【结论】上述研究支持萨尔干组形成于逐步海侵过程。此外,本文提出~1.2 Ma的超长斜率旋回可能控制着萨尔干组沉积期的海平面变化。
-
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